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[第1页/共3页]
2.第六十一师,师长:毛维寿,副师长:张炎,参谋长:赵锦雯
第六团,团长:华兆东
蒋光鼐(1887~1967),字憬然,汉族,广东东莞人。本籍广东东莞虎门镇南栅村,我国闻名爱国抗日将领,插手过辛亥反动,曾任百姓反动智囊长,第十一军副军长,插手中原大战,前任十九路军总批示,淞沪戒备司令。1949年,担负天下政协委员,后又历任中国纺织产业部部长,天下政协常委等职务。
第十九路军总批示:蒋光鼐,参谋长:黄强
第四团,团长:钟经瑞
第一团,团长:黄茂权
第六团,团长:郑为楫
十九路军中心化后,打消了路军级别番号,保存师级军队番号,正规军队有60师、61师和78师等三个师,都离开蔡廷锴蒋光鼐的批示体系,成为中心军。独一获得蒋介石信赖的原十九路军初级将领是区寿年,持续担负78师师长,后升至兵团司令。蔡廷锴蒋光鼐耐久赋闲,后留在大陆插手民主党派。
第二团,团长:田兴璋
第五团,团长:黄镇
第四团,团长:杨昌璜
百姓反动军第十九路军
第六团,团长:张君嵩
3.第七十八师,师长:区寿年,副师长:谭启秀,参谋长:李扩
第五团,团长:梁佐勋
第一团,团长:梁世骥
b.第一二○旅,旅长:邓志才
1925年夏,第一师扩编为百姓反动军第四军,李济深任军长,陈铭枢任该军第十师师长,蒋光鼐为副师长,蔡廷锴、戴戟分任团长。北伐战役中,第十师与叶挺独立连合合作战,屡建奇功。百姓党叛窜改命后,这支军队在政治上为蒋介石所用,插手百姓党新军阀混战。
第三团,团长:杨强大
第五团,团长:丁荣光
第一团,团长:云应霖
十九路军的前身是粤军第一师第四团,1921年5月建立于广州。第一师是孙中山信赖的反动武装力量,师长邓铿治军有方。第一师尤以陈铭枢为团长的第四团练习最为有素,被称为粤军榜样团。
1926年冬,第十师扩编为第十一军,陈铭枢被任为第十一军军长兼武汉卫戍司令,蒋光鼐任副军长兼第十师师长,戴戟为第二十四师师长,蔡廷锴为副师长。今后这支军队又被改组为第六十师和第六十一师。中原大战结束后,第六十、六十一师于1930年12月被蒋介石调到江西,插手对中心苏区的“围歼”战役。
a.第一一九旅,旅长:刘占雄
1931年9月30日,南京当局任命陈铭枢为京沪卫戍总司令官,1932年1月6日由蒋光鼐继任。1931年11月初,3万余人的十九路军从江西吉安开赴,当月20日到达沪宁一带。当时十九路军体例以下:
a.第一五五旅,旅长:黄固
下辖:
第四团,团长:谢鼐新
b.第一二二旅,旅长:张炎(兼)
a.第一二一旅,旅长:张厉
蒋光鼐保定陆军军官黉舍毕业。1923年入粤军任连长,递升至副师长。1926年北伐战役期间,任百姓反动军第十一军副军长、第10师师长。1930年任第十九路军总批示兼淞沪戒备司令。1932年1月28日,率十九路军抗击日军侵犯。前任福建省当局主席兼驻闽绥靖公署主任。1933年11月,在福建地区与李济深、陈铭枢、蔡廷锴等人策动了福建事情,在福建建立中华共和国群众反动当局,失利后去香港。1935年,又结合原十九路军将领通电反蒋,主张联共抗日。抗日战役胜利后,任第七战区副司令长官。1946年,参与建议构造中国百姓党民主促进会。1949年9月列席中国群众政治协商集会第一届全部集会。中华群众共和国建立后,历任中心群众当局纺织产业部部长,中国群众政治协商集会天下委员会常务委员,中国百姓党反动委员会中心常务委员等职。1967年6月8日卒于北京。
请收藏本站:m.kuxso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