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章 石敬瑭反下三关[第1页/共3页]
三封诰敕分南省,两镇申明重九垓,
谁知一种愁,缕结苦楚怨,
公主览毕,“果有此事,你且暂退,我自有事理”。宇文涣用心催并一番而出。公主入见宫人韩月娥,悄悄垂泪。月娥曰:“公主何故烦恼?”公主曰:“念我在冷宫刻苦之时,无计得脱,望空许下观音醮一坛,得至本宫,即便酬还。今已脱难,未了此愿,使吾悒怏不已。”月娥曰:“休得瞒我,我已晓得了。宇文涣报你,驸马反下三关,欲取你去,故托此意。”公主惊曰:“汝既知此事,吾安敢瞒,实无奇计离此,是以烦恼。”月娥曰:“我有一计,离此不难。”公主叨教其计?
壁灯半灭,泪尽眼枯,血书到几,早作良图,倘若来迟,则妾为阳台不归之云也。临岐凄断,不知所云。妾李氏再拜。
次日,废帝升殿,众官拜舞已毕,永宁公主伏于阙下,奏言:“只为除夕朝贺,与皇嫂相争拜见之礼,触怒龙颜,致被监禁冷宫刻苦。当时暗思无计可脱,对天曾许观音醮一坛,已蒙圣恩赦出,理宜赛还,望陛下以慈悲为本,念兄妹之情,赐小妹往弓足观酬还此愿,小妹之幸也!”废帝许之,公主拜谢出朝,随即上了彩车,一班宫人侍女跟定出城,与宇文涣相会,五百军士前遮后拥,离了洛阳,趱程而去。有诗为证:
卓吾子评:
不是石郎来阃外,戈矛原自起深宫。
废帝听得走了公主,慌集众文武商讨。冯道曰:“此必三关有人来此,暗通动静,既已接去公主,迟早必生祸乱,可急追之!”未知后事如何,且听下回分化。
适今正月,值皇兄寿诞,称觞已罢,奏归晋阳,以谐琴瑟。不料皇兄,顿生多疑,恐妾回晋阳,与夫君谋异,不允所奏,发归后宫。遭张后之谗,勾引皇兄,将妾软禁冷宫四十余日,饮食俱废,更欲置妾于死地。幸得丞相冯道力救,方免其祸。妾今度日如年,每遇穷檐夜雨,衰革凄风,但有凝睇眼穿肠断。
沙陀顿产栋梁材,紫气红光映玉台,
然卒以河东三关令明公扼守,此乃天意假公以利器也。明宗遗爱在人,主上以庶蘖伐之,群情不附,况公乃明宗之爱婿。今主上逆情见待,此非首谢可免,但力为自全之计。契丹主素与明宗约为兄弟,公诚能推心屈节以事之,朝呼夕至,何患不成!”敬瑭之意遂决。即令桑维翰写表,称臣于契丹,且请以父礼事之,如事成之日,割卢龙一道,及雁门关以北诸州与之。刘知远曰:“称臣可矣!以父事之过分,厚以金帛贿之,便足乃至其兵,不必许以地盘。今契丹引兵互助,得暂解目下之急,恐异日大为中国之患,悔无及矣!”敬瑭终不肯从。先儒读史至此,有诗曰:
尺一只因轻约誓,诸州今后入沉湎。
夫君难见面,忽睹双飞燕,
中国须教中国治,卢龙岂可属夷人?
飞燕识情面,来此深宫院,
废帝既委敬瑭以三关重担,岂因末节而囚永宁公主于冷宫,其祸不起于阃外,实肇自宫中矣!
一兄一妹不相容,听信谗言道不通,
龙虎谋臣阶下立,貔貅兵士帐前排,
涣领军令,星夜驰奔东京,径入桂花宫,来见永宁公主。
有诗为证:
当日,废帝悉从冯道之议,公主遂得苏放,归至桂花宫中,暗思:“主上信此贱妇之言,疏恩绝义,使我冷宫刻苦,今虽见放,此恨怎消?谁肯往三关报知驸马?引兵来京报仇,吾之愿也!”言未尽,只见小卒回声出曰:“吾秦涉也,愿往三关,报与驸马。”公主曰:“但恐反误事。”涉曰:“吾自有计以报恨,公主不必挂虑。”因而,公主即修血书一封,付与秦涉。
请收藏本站:m.kuxso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