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76 潘振承[第2页/共3页]
潘振承眉头一皱,“日本的船?”
潘振承膝上的是四子潘有度的小儿子,出世不久,恰是讨人喜好的时候,潘振承子孙颇多,潘振承对于每一个家属成员的出世,都是极其高兴。
潘振承一惊,道:“那艘鲣鱼号葡萄牙帆船,是近两千料的大船,运走货色怕是得有三万担,比这葡萄牙人的商船还要大三四倍,这得能运多少货色?这船是那边来的?英吉利?法兰西?还是西班牙、葡萄牙?怕都不是,如果是的话,潘宏你便直说这是哪国的商船了。”
潘振承正色道:“若说那唐人真是千年前大唐后嗣,凡人皆是难以信赖,毕竟光阴已久,中间也无近似听闻,疑窦丛生。但如巡抚大人所说,是前明叛党,那能够性也极低了。这些唐人一派夷人之姿,短发短衣,毫无中华子民模样了,比那吕宋华侨,窜改都要大。若不是还用汉话,长着我中原脸孔,恐怕巡抚大人都懒得管,直接当作外夷贩子了。”
潘振承作为官商,跟广东宦海交联甚广,跟几位大员都说得上话,他当即道:“备马,去总督府,我要面见总督大人。”
潘宏点头道:“也算不得祸事,起码跟本家无关。黄埔港来了四艘大船,比昔日那英吉利大帆船还要庞大,两艘有三十多丈长,是平常外夷商船数倍之大,另有两艘稍小些,但也三四倍于前些日子来的葡萄牙商船。不但如此,这四艘巨舟无风自行,连帆船都没有挂一面,就两根庞大的烟囱突突地吐着黑烟,在外洋飞行之快,有若奔马。”
念过六十的潘振承正在含饴弄孙,固然老爷子仍旧精力畅旺,主持洋行各项停业,经常会晤夷商,但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讲,最大的成绩还是给家属开枝散叶。潘振承娶妻妾十房,得子七人,又复得七屋子孙,除原配嫡子潘有勋受潘振承之命,返回福建漳州故里,“衣锦回籍”以外,残剩六屋子嗣都在广州。
“恕下官孤陋寡闻,下官也并未传闻过。不过下官以为,这南越人,昔年也是我中原后嗣于域外初创,朝鲜也是用我中汉笔墨,尽受我天朝影响。这些人现在形貌大变,说是一两百年以内出洋的华人,我看也不像,恐怕真是数百年出洋,又与夷人来往,才气变成如此。这唐人不远万里而来,恐怕也是慕我天朝英姿,为的也不过是利,但巡抚大人不分青红皂白,就要动武,有违我天朝上邦的仁德,更倒霉于广州商贸持续,以是还请总督大人,着人使巡抚大人收回成命,先与这当人相同看看,再决定若那边之。”
“你有何观点?”
潘振承长年与欧洲贩子打仗,见地极多,这个期间清人还不晓得的天下地理,他倒是谙熟于心。年青时,他在富商陈焘洋部下做事,便见过英吉利人进贡的地球仪,虽说不甚切确,但也晓得万里以外美洲大陆的事情。
潘振承剥开一块糖果的糖衣,谨慎地塞进孙儿的小嘴中,小孙儿尝到长处,咯咯的笑了出来,也把潘振承逗笑。他喂给孙儿的这块糖,产自葡萄牙殖民地,是真真的舶来品,代价不菲。有清一代,从西方入口到中国的特别糖果,一向是上流社会钟爱的零食。浅显人家都消耗不起如许的入口货,但是对于潘振承来讲,百口人敞开吃多久都没题目。
潘振承猎奇心大起:“竟然是大唐后嗣吗?那岂不是距今已经千年了吗?千年当中一点消息都没有听到过,现在俄然冒出来,果然可疑。”
请收藏本站:m.kuxso.com